親子好去處|水墨藝術啟發兒童創造力 水墨大師林天行給家長的一堂課

TOPick 活動報名

發布時間: 2024/06/14 13:05

最後更新: 2024/06/14 13:06

分享:

分享:

從事藝術教育數十載的水墨大師林天行認為,藝術教育對兒童身心靈健康成長有莫大幫助,建議家長要鼓勵、讚美孩子的畫作,切忌批評畫得「唔似」。

水墨畫是中國千年傳統優秀文化藝術,與西方繪畫藝術層次截然不同,一道筆觸、一團墨點,便能讓抽象神韻躍然紙上,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視覺表達語境。水墨藝術教育可提升兒童的創造力和專注力,有效改善兒童情緒和行為,培養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、對真善美的追求、對人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,對兒童健康成長有莫大幫助。

13歲開始畫畫、探索水墨藝術逾45載的水墨大師林天行,作品自成一格,充滿香港特色與時代精神。從事藝術教育多年的他,桃李滿門,是香港少數致力向幼童教授水墨畫的藝術家,他對兒童的水墨藝術教育有獨特的見解。

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,任何一個兒童,都喜歡畫畫,那是先天性的。自小接受水墨藝術教育,能令兒童學習到如何觀察大自然、熱愛大自然,以簡單的水墨工具便能創作水墨畫,讓兒童表達心中的喜怒哀樂,提升其創造力和專注力,對改善兒童的情緒和行為也有幫助。

兒童幾多歲才可開始學習水墨畫?林天行指出,其實滿1歲的兒童已有能力拿起筆胡亂畫圈圈、畫線條,3歲以前一般來說是畫不出形狀,從家長角度看似亂七八糟,但剛來到世上不久的兒童,他們心中的世界就是如此,所有事物均很新鮮、很奇怪,跟成年人眼裡所有事物有固定形狀的世界完全不一樣,他們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和自己的視覺語言。

水墨畫的工具簡單,非常適合幼童使用,林天行表示,滿1歲的幼童已有能力拿起筆胡亂畫圈圈、畫線條。

他表示,3歲後的兒童,開始畫到有形狀的東西,例如雞蛋、蘋果、香蕉,或者遠的形狀,例如太陽、樹、山等等;到了5歲開始識字後,畫面會有了文字元素,內容更豐富、大膽,他們會畫出「天籟」般的畫面,成年人完全不能畫到的;到了7歲以後,兒童開始有自己的想法,會注重造型、以及繪畫的技法。

林天行指出,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,他們有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和視覺語言。

對於孩子畫出來的東西,不少家長會批評「唔似」、「不知是什麼」,林天行直言,這是大錯特錯:

小朋友畫任何東西,那管是一個點、一條線,父母都應該表示鼓勵、讚美,不應說為何畫得『唔似』,因為小朋友心中的世界就是如此,要透過讚賞、鼓勵,才能建立他們的自信心,讓他們在藝術氛圍中健康成長。

林天行引述19世紀法國雕塑藝術家羅丹的名言:「藝術是崇高的發泄」,指每個人、每個兒童也有脾氣、有喜怒哀樂,若能學懂透過水墨藝術來發泄,過程一定會感到開心愉悅,隨著年齡日漸長大,對身邊事物創建了審美能力,擁有觀察力較強、有耐性、並且熱愛大自然的水墨藝術人生,便會發現世界上的真、善、美,將會終生受用。

為推廣香港當代水墨藝術,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(香港文聯)主辦、中國美術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協辦的《香港水墨新時代》展覽,將於2024年6月18日至6月30日一連13日,假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1至5號展覽館隆重舉行,活動是香港首屆「中華文化節」品牌項目之一,將展出60名香港極具代表性的水墨畫家約120幅優秀作品,包括王無邪、林天行、熊海、沈平、王秋童、趙志軍、朱興華、呂豐雅、何百里、梁巨廷、黃孝逵、靳埭強、廖井梅、廖仕強、林湖奎等。展覽雲集老中青三代畫家,年齡介乎23至88歲,傳統與創新共冶一爐,展現人文、歷史及自然景觀。

《香港水墨新時代》展覽詳情,請按此: https://www.hkwl.org/article/24436-003/

《香港水墨新時代》各項公眾活動報名連結,請按此: https://bit.ly/3X6mnYH 

點擊圖片放大

林天行作為是次展覽的策展人,希望藉着是次展覽,讓公眾尤其是家長們,認識香港特色水墨藝術、推廣藝術教育由幼兒開始,從而建構文化自信,讓下一代能在藝術的氛圍中健康成長。

林天行老師簡歷

香港美協主席、中國美術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主席、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、中國文聯全委、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、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、清華大學海外評審專家、華南師範大學客座教授、貴州省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、第13屆全國美展評委,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,香港特區政府選舉委員會委員。1963年生於福州市,1984年移居香港。1990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。作品獲世界各地機構和私人收藏。曾在中港及海外各地舉辦個人畫展六十多次,出版有三十多部書籍。